眾手澆開幸福花
——甘南州委辦公室幫扶臨潭卡勺卡村工作側記
通訊員 孫平發

紅掌嬌艷欲滴,蝴蝶蘭栩栩如生……白雪紛飛的深冬季節,平均海拔在3000米的臨潭縣卡勺卡村的花卉苗木培育設施農業基地溫室內,卻呈現出一片姹紫嫣紅的喜人景象來。日前,由甘南州委辦公室幫扶卡勺卡村培育的第一批鮮花如期開放,并將逐步投放于花卉市場。至此,該村又多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小康路。
卡勺卡村位于臨潭縣古戰鎮東南部,距縣城7公里,屬高寒陰濕山區。卡勺卡村下轄3個村民小組,共186戶753人。長期以來,由于受自然條件等限制影響,卡勺卡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2013年底,卡勺卡村被確定為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村,評定貧困戶77戶319人,貧困發生率高達42.42%,為全省全州深度貧困村之一。

自幫扶卡勺卡村以來,州委辦公室始終堅持把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任務,全面落實中央及省州關于脫貧攻堅戰幫扶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多措并舉,強基固本,全力提升幫扶工作質量和實效,大力助推卡勺卡村脫貧攻堅進程。
開展廣泛調研 吃透村情實際
州委辦公室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州委對幫扶工作的部署要求,思想上高度重視,認識上明確到位,行動上迅速及時,以實際行動體現了應有的政治擔當。采取“入戶調查與走訪群眾相結合,實地查看與填寫資料相結合”的辦法,今年先后14次組織幫扶責任人入戶走訪,與幫扶戶開展面對面交流,全面掌握貧困戶基本情況,切實幫助貧困戶解決困難、解答疑惑、解釋政策,努力使幫扶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認真傾聽群眾心聲,注重了解實際情況,由單位領導帶隊,多次進村入戶開展調查研究,深入了解民情民意,適時召開由包村干部、駐村幫扶工作隊、村“兩委”班子成員和村民代表參加的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座談會,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共同分析致貧原因,幫助謀劃發展思路,就卡勺卡村“花卉基地”建設項目啟動等工作進行充分研究討論,做到了底數清、方向明。

積極協調爭取 培育富民產業
州委辦公室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溝通銜接,充分發揮作用,經多方爭取,在州縣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卡勺卡高原花卉苗木培育設施農業基地于2019年6月開工建設,10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培育的第一批蝴蝶蘭1.26萬株、紅掌1600多株,君子蘭9000余盆,即將投放市場。該項目整合卡勺卡及相鄰村集體經濟等各類形式的資金共計625萬元(其中含州委辦公室為卡勺卡村協調爭取天津農行援助村集體經濟資金40萬元),規劃占地面積2600平方米,是集花卉苗木光照、溫度、水分等種植、生長各環節于一體的新型科技自動化管控設施農業溫棚基地。

目前,花卉培育基地由第三方公司負責承運經營,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穩步吸收卡勺卡村、甘尼村等建檔立卡貧困村零散勞動力,從事特色苗木花卉培育、景觀樹種植、銷售等工作,直接帶動80多戶貧困戶,戶均月勞務增收1500元以上。
全面綜合施策 助力脫貧進程
州委辦公室始終緊盯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差距,重點圍繞脫貧攻堅工作第三方評估和“國檢”具體要求,及時完善“一戶一策”,全力推進幫扶各項重點工作。今年組織干部職工在卡勺卡村與群眾開展義務植樹,共同栽種云杉3000株。多方籌措資金6.4萬元,在“兩節”期間慰問建檔立卡貧困戶107戶,并為20戶建檔立卡戶捐贈液晶電視各1臺。堅持扶貧與扶志相結合,組織人員多次赴村開展掃黑除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宣傳,及時將黨的聲音傳遞到基層一線,邀請有關專家開展群眾中藥材種植技術培訓,引領群眾積極投身環境革命,革除陳規陋習,構建文明鄉風。

圍繞卡勺卡村基礎設施建設、富民產業培育、社會事業發展,積極銜接溝通,申報卡勺卡村幼兒園項目資金85萬元,已投入使用。協調爭取項目資金20萬元建設扶貧車間,帶動10戶貧困戶從事生產加工,獲得勞務收入。根據卡勺卡村情實際和群眾意愿,經積極爭取,為卡勺卡村免費發放高產青稞黃青3號種子5000斤、柴胡種子2240公斤、磷酸二銨化肥220袋、有機肥5噸,有效調動了群眾從事特色種植的積極性。通過培育多元產業,激發內生動力,變“輸血”為“造血”,有效增強了群眾增收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如今的卡勺卡村,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村容村貌更加整潔,生產生活面貌煥然一新,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子越走越寬廣。截止2019年10月,經鎮村自驗、州縣初驗,卡勺卡村貧困人口降到2戶11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46%,達到整村退出標準。
冬日的嚴寒遮不住鮮花的芬芳。我們相信,在黨的惠民政策光輝的照耀下,卡勺卡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